2023-08-02 14:05:42 来源 : 三峡日报
7月27日18时,湖北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这是今年入汛以来我省第二次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在水中央的百里洲,位于荆江首段。1998年,这里是全市、全省抗击洪水的关键地段。汛期又至,本报记者和市水利专家上岛,探访新的水故事。
【资料图】
7月26日,长江水如往日般静静地流淌。过了渡口,站在巍巍的大堤上放眼望去,堤内阡陌交通,往来种作。套着纸袋的梨子缀满枝头,玉米“站立”田间如同受阅的士兵,不时还有几声牛哞,更添了几分生机。到了集镇,各大快递点门口热火朝天,同行的人说:“现在百里洲砂梨的电商发展得可好了。”
百里洲抗洪广场,左邻镇政府,背靠长江,2001年7月建成。据介绍,全国以“98抗洪”为主题的广场有两座,这是其中之一。
一座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高举铁锤的战士和搬运石料的群众,正在抢修大堤。拾级而上,观摩那一行行刻文,不禁心潮澎湃。
唐家洪,枝江市水利和湖泊局百里洲镇堤坝管理段职工,干了38年水利,参加了“98抗洪”。“当时,站在堤上脚一伸就可以摆脚(洗脚)了。”他笑着说。烈日高悬,透过他的话语还能感受到当时火热的战斗。
1998年,长江全流域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洪水。唐家洪告诉记者,1998年百里洲刘巷站水位达到海拨47.78米(第六次洪峰),是百里洲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比1954年百里洲分洪时的最高水位高出0.49米,比解放后最高水位(1981年)高出0.42米。
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梨香。唐家洪指着刻文向我们娓娓道来,当年的惊心动魄在时间的抚摸之下慢慢变得平静:屡战火箭闸、巧战白蚁洞、速战杨家河、鏖战酒路堤……一次次与洪水的斗争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站立在雕像前,抬眼就可看见奔涌的长江。黄金水道上轮船穿梭不停,洲与江、人与水,和谐共生的探索不舍昼夜。
“三峡工程彻底改变了百里洲年年防大汛的宿命。”百里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胡继松说,三峡大坝蓄水以来,百里洲刘巷站水位最高是2020年的45.6米,离1998年出现的历史最高水位尚有2米之遥,三峡工程防洪功能尽显。同时国家加大了堤防整治投入,枝江市上百里洲江堤整险加固工程、三峡后续相关河道整治工程等相继上马,全长74公里的围堤加高加厚,在水中央筑起新的钢铁长城。
如今,抗洪广场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远近闻名的环百里洲自行车赛就在这里鸣枪。这里也成为水文化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学生前来参观。
胡继松介绍,尽管近年来的汛情有所缓和,但防汛工作没有丝毫松懈。他说,百里洲镇每一处堤防险段、闸、泵站都有责任人,每个村都组建了抗洪抢险突击队。因为地理环境特殊,他们还将岛上所有的重型工程机械如挖掘机,一一登记造册,“司机是谁、电话、住址明明白白,一旦有险情,确保随叫随到”。(记者 万龙云 实习生 余笑然 通讯员 郑家录 郑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