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12:00:45 来源 : 910微信公众号
近日,广西发布《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实施五个重大工程,到2025年,加快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全区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稳定在600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建设目标
【资料图】
·到2025年,加快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形成并推广10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评选10名桂派中医大师、60名广西名中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加快推进广西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争创一批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全区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稳定在600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中医药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大力弘扬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中医药壮瑶医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壮瑶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方案》显示,广西将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中药壮瑶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
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广西骨伤医院经开区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二期工程、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新院建设。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和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推进7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推动市级、县级中医医院提档升级,力争新增市、县三级中医医院3—5个,基本实现设区市三级中医医院全覆盖。鼓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的基础上,布局建设一批“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力争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规范提供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按照国家建设要求,做好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前期准备工作。
做强中医壮瑶医特色优势专科。强化中医壮瑶医治未病能力。提升中医药壮瑶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数字便民和综合统计体系。加大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付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壮瑶医非药物疗法和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
创新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强化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促进中西医医疗技术优势互补。
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
建设中医药壮瑶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产品开发。开展基于中医壮瑶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医疗器械研发。做大做强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研院所。加强中医药研究、科普、管理类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打造我区中医药行业人才“引、育、留、用”一体化的示范高地。
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广西名中医培养工程,评选10名桂派中医大师、60名广西名中医,积极培养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候选人,培养一批学术继承人。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实施广西中医药薪火人才培养工程,规范化培训3000名中医住院医师,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师资。推动人才平台建设。建设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争取建设更多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老药工传承工作室。
中药壮瑶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
提升中药材种业质量。建设一批道地、稀缺、贵重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收集整理、信息挖掘和成果应用,出版广西常见中药材种子鉴别和生产技术丛书,加强对全区中药材良种生产的指导。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发布广西道地药材目录和广西药用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加强道地药材产区规划,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促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壮瑶药制剂创新发展和产业化。到2025年,医疗机构中药壮瑶药制剂及中药协定处方产值达5亿元,推动2—3个优质制剂品种向新药转化。建设中药材交易平台。支持玉林市继续打造“南方药都”,支持富川瑶族自治县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瑶医药集散中心”。支持金秀瑶族自治县打造“南方瑶医药之都”。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国际合作。
记者:王达
通讯员:刘丽娟
标签: